
I’m-Yunity®
well researched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supplement specially for immune balance and vitality


SportChi™
developed to achieve optimal performance by prolonging endurance and facilitating recovery from muscle fatigue
Featured products
-
Equiguard®
Regular price $416.00Regular priceUnit price / per -
I’m-YunityToo®
Regular price $784.00Regular priceUnit price / per
About Us
To bring about the joint use of Chinese herbs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routine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to promote health and well-being.

Our Mission
Gain the same benefits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for centuries with TCM. Education about our products and TCM principles is a key part in understanding how Chinese herbs can contribute to health.
Health Blog
View all-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祛風解表與止血消腫
引言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廣泛應用於中醫治療。荊芥具有祛風解表、止血消腫、透疹解毒等多種功效,特別適用於治療感冒、皮膚病、出血症等。中醫認為,荊芥性溫,能夠發汗解表、驅散風寒或風熱,因此在許多經典方劑中都能見到荊芥的身影。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荊芥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式與注意事項。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祛風解表與止血的功效,圖為野生荊芥的模樣。 荊芥的主要功效 1. 荊芥的祛風解表作用 荊芥能夠發汗解表,適用於感冒初期的風寒或風熱症狀,例如發燒、頭痛、鼻塞、咳嗽等。荊芥能夠幫助人體排出病邪,加快感冒的恢復。常與防風、生薑、薄荷等中藥搭配使用,以增強祛風解表的效果。 2. 荊芥的止血功效 荊芥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適用於咳血、便血、吐血、月經過多等出血症狀。荊芥經過炒炭處理後,止血效果更佳,這種形式的荊芥在中醫中被稱為「荊芥炭」,能夠有效收斂血液,緩解各類出血症狀。 3. 荊芥的透疹解毒功能 荊芥能夠促進皮膚發疹,適用於麻疹、風疹、濕疹等皮膚問題,幫助皮膚排毒,加速病情恢復。對於兒童出水痘或麻疹時,荊芥能夠幫助疹子更快透發,減少病程時間。 4. 荊芥的消腫止癢效果 荊芥對於皮膚過敏、紅腫、瘙癢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炎症或過敏反應。外用荊芥煎水洗澡,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與腫脹。 荊芥茶適合感冒初期飲用,能夠發汗解表、驅散風寒。 荊芥的常見應用方式 1. 荊芥茶 荊芥茶是一種簡單的保健飲品,適合風寒感冒初期飲用。只需將荊芥與生薑、紅糖一同泡水,即可製成具有發汗解表效果的茶飲,幫助驅散風寒。 2. 荊芥湯劑 荊芥常與其他中藥如防風、薄荷、金銀花等搭配熬湯,用於治療感冒、咳嗽、頭痛等症狀。這類湯劑能夠發揮荊芥的祛風解表與透疹解毒作用。 3. 荊芥外敷 荊芥除了內服之外,也可以用於外敷。例如,將荊芥煎水後用毛巾浸泡,敷於皮膚紅腫或瘙癢部位,能夠幫助止癢消炎。 4....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祛風解表與止血消腫
引言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廣泛應用於中醫治療。荊芥具有祛風解表、止血消腫、透疹解毒等多種功效,特別適用於治療感冒、皮膚病、出血症等。中醫認為,荊芥性溫,能夠發汗解表、驅散風寒或風熱,因此在許多經典方劑中都能見到荊芥的身影。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荊芥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式與注意事項。 荊芥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祛風解表與止血的功效,圖為野生荊芥的模樣。 荊芥的主要功效 1. 荊芥的祛風解表作用 荊芥能夠發汗解表,適用於感冒初期的風寒或風熱症狀,例如發燒、頭痛、鼻塞、咳嗽等。荊芥能夠幫助人體排出病邪,加快感冒的恢復。常與防風、生薑、薄荷等中藥搭配使用,以增強祛風解表的效果。 2. 荊芥的止血功效 荊芥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適用於咳血、便血、吐血、月經過多等出血症狀。荊芥經過炒炭處理後,止血效果更佳,這種形式的荊芥在中醫中被稱為「荊芥炭」,能夠有效收斂血液,緩解各類出血症狀。 3. 荊芥的透疹解毒功能 荊芥能夠促進皮膚發疹,適用於麻疹、風疹、濕疹等皮膚問題,幫助皮膚排毒,加速病情恢復。對於兒童出水痘或麻疹時,荊芥能夠幫助疹子更快透發,減少病程時間。 4. 荊芥的消腫止癢效果 荊芥對於皮膚過敏、紅腫、瘙癢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炎症或過敏反應。外用荊芥煎水洗澡,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與腫脹。 荊芥茶適合感冒初期飲用,能夠發汗解表、驅散風寒。 荊芥的常見應用方式 1. 荊芥茶 荊芥茶是一種簡單的保健飲品,適合風寒感冒初期飲用。只需將荊芥與生薑、紅糖一同泡水,即可製成具有發汗解表效果的茶飲,幫助驅散風寒。 2. 荊芥湯劑 荊芥常與其他中藥如防風、薄荷、金銀花等搭配熬湯,用於治療感冒、咳嗽、頭痛等症狀。這類湯劑能夠發揮荊芥的祛風解表與透疹解毒作用。 3. 荊芥外敷 荊芥除了內服之外,也可以用於外敷。例如,將荊芥煎水後用毛巾浸泡,敷於皮膚紅腫或瘙癢部位,能夠幫助止癢消炎。 4....
-
柏子仁功效、使用方法與健康益處 改善睡眠、緩解壓力的中藥材
引言 柏子仁,取自柏樹的種子,自古以來就是中醫藥中的珍貴藥材。它以其多種功效和對健康的益處而備受推崇。讓我們深入探索柏子仁的世界,了解其在傳統和現代養生中的價值。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成熟種仁。於秋、冬二季採收成熟種子,曬乾,除去種皮,收集種仁。 一、柏子仁的功效與健康益處 柏子仁的藥用價值在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它性平味甘,歸心、腎、大腸經。 改善睡眠,安撫心神:柏子仁最廣為人知的功效是其安神助眠的作用。它能寧心安神,鎮靜情緒,改善睡眠質量,特別適用於因心煩意亂、思慮過度、壓力過大等引起的失眠、多夢等問題。 緩解壓力與焦慮: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焦慮情緒普遍存在。柏子仁具有調節神經系統、舒緩情緒的作用,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情緒穩定。 潤腸通便,促進消化:柏子仁富含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腸燥便秘,特別是老年人氣血不足引起的便秘。此外,它還能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功能。 滋養心臟,強健心神:柏子仁對心臟健康有益,能夠養心安神,改善心悸、心慌等症狀,增強心臟功能。 美容養顏,延緩衰老:柏子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多種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保持皮膚彈性和光澤。 柏子仁具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寧心安神,鎮靜情緒,改善睡眠質量。 二、柏子仁的使用方法 柏子仁的使用方法多樣,可根據個人情況和喜好選擇: 煎湯服用:這是最傳統的使用方法,將柏子仁與其他中藥材一起煎煮,取汁服用。這種方法效果較好,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巧。 泡茶飲用:將柏子仁研磨成粉,用熱水沖泡飲用。這種方法簡單方便,適合日常保健。 煮粥食用:將柏子仁與粳米、紅棗等一起煮粥食用。這種方法營養豐富,口感好,適合日常養生。 製成藥膳:柏子仁可以與其他食材一起製成藥膳,如柏子仁燉雞、柏子仁蒸蛋等。這種方法美味可口,養生效果好。 外用:將柏子仁研磨成粉,與其他藥材混合後外敷,或可用於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等問題。 三、柏子仁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柏子仁雖然安全無毒,但使用時仍需注意以下事項: 用量適宜:一般建議每日用量在10-15克之間,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 孕婦慎用:孕婦在使用柏子仁前應諮詢醫生,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兒童及嬰兒禁用:兒童和嬰兒的腸胃功能較弱,不建議使用柏子仁。 腹瀉患者忌用:柏子仁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腹瀉患者應避免使用。 長期服用應諮詢醫生:長期服用柏子仁應諮詢醫生,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用量和用法。 四、柏子仁的科學研究與現代應用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柏子仁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脂肪油、揮發油、皂苷、維生素E、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保護等作用,為柏子仁的傳統功效提供了科學依據。 抗氧化作用:柏子仁中的多酚類物質能夠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延緩衰老過程。...
柏子仁功效、使用方法與健康益處 改善睡眠、緩解壓力的中藥材
引言 柏子仁,取自柏樹的種子,自古以來就是中醫藥中的珍貴藥材。它以其多種功效和對健康的益處而備受推崇。讓我們深入探索柏子仁的世界,了解其在傳統和現代養生中的價值。 柏子仁為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成熟種仁。於秋、冬二季採收成熟種子,曬乾,除去種皮,收集種仁。 一、柏子仁的功效與健康益處 柏子仁的藥用價值在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它性平味甘,歸心、腎、大腸經。 改善睡眠,安撫心神:柏子仁最廣為人知的功效是其安神助眠的作用。它能寧心安神,鎮靜情緒,改善睡眠質量,特別適用於因心煩意亂、思慮過度、壓力過大等引起的失眠、多夢等問題。 緩解壓力與焦慮: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焦慮情緒普遍存在。柏子仁具有調節神經系統、舒緩情緒的作用,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情緒穩定。 潤腸通便,促進消化:柏子仁富含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腸燥便秘,特別是老年人氣血不足引起的便秘。此外,它還能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功能。 滋養心臟,強健心神:柏子仁對心臟健康有益,能夠養心安神,改善心悸、心慌等症狀,增強心臟功能。 美容養顏,延緩衰老:柏子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多種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保持皮膚彈性和光澤。 柏子仁具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寧心安神,鎮靜情緒,改善睡眠質量。 二、柏子仁的使用方法 柏子仁的使用方法多樣,可根據個人情況和喜好選擇: 煎湯服用:這是最傳統的使用方法,將柏子仁與其他中藥材一起煎煮,取汁服用。這種方法效果較好,但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巧。 泡茶飲用:將柏子仁研磨成粉,用熱水沖泡飲用。這種方法簡單方便,適合日常保健。 煮粥食用:將柏子仁與粳米、紅棗等一起煮粥食用。這種方法營養豐富,口感好,適合日常養生。 製成藥膳:柏子仁可以與其他食材一起製成藥膳,如柏子仁燉雞、柏子仁蒸蛋等。這種方法美味可口,養生效果好。 外用:將柏子仁研磨成粉,與其他藥材混合後外敷,或可用於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等問題。 三、柏子仁的注意事項與禁忌 柏子仁雖然安全無毒,但使用時仍需注意以下事項: 用量適宜:一般建議每日用量在10-15克之間,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 孕婦慎用:孕婦在使用柏子仁前應諮詢醫生,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兒童及嬰兒禁用:兒童和嬰兒的腸胃功能較弱,不建議使用柏子仁。 腹瀉患者忌用:柏子仁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腹瀉患者應避免使用。 長期服用應諮詢醫生:長期服用柏子仁應諮詢醫生,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用量和用法。 四、柏子仁的科學研究與現代應用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柏子仁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脂肪油、揮發油、皂苷、維生素E、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保護等作用,為柏子仁的傳統功效提供了科學依據。 抗氧化作用:柏子仁中的多酚類物質能夠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延緩衰老過程。...
-
煲中藥方法︱煎中藥時間多久?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
引言 煲中藥的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中藥療效的發揮。作為中醫治療的重要環節,如何掌握正確的煲中藥方法,煎藥的時間、用水比例以及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一直都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本文將為你詳細講解煲中藥要注意的地方,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掌握煲中藥的技巧。 煲中藥的陶瓷砂鍋 煲中藥方法的基礎知識:時間和水量的關鍵 煲中藥是中醫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煲中藥的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藥效的發揮。煎藥時,煲中藥煲多久、用多少水、火候如何掌控,每一步都有講究。以下是一些基礎知識: 煲中藥的水量 一般來說,煲中藥時會用「4碗水煲成1碗」的方式來確保藥液的濃縮程度。這意味著需要在煎煮過程中通過合理控制時間和火候,讓水分蒸發,藥效更加集中。若中醫師處方另有寫明,如“3碗水煲成1碗”,則相應調整水量即可。一般來說,補益方劑的水量會多一些,傷風感冒清熱排毒類方劑的水量會少一些。 煲中藥煎煮時間的標準 頭煎(第一遍煎煮):一般需要30-40分鐘,具體時間視藥材性質而定。 二煎(第二遍煎煮):縮短至20-30分鐘,主要是提取剩餘的有效成分。 特殊藥材:如貴重的細料中藥材(如人參),可採用小火慢煎,時間延長至1-2小時。 煲中藥的方法概述 選擇器具:建議使用陶瓷或砂鍋,避免金屬鍋影響藥效。若實在沒有選擇,避免使用生鐵鍋或鋁鍋。 火候控制: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這樣可以充分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攪拌均勻:煎煮過程中偶爾攪拌,避免藥材結塊或沉底燒焦。 特別煲法: 先煎-提前煲指定藥材20-30分鐘 後下-指定藥材在倒數約5分鐘左右放入煲中 包煎-用布包兜住藥材後入煲 碎煎-打碎或碾碎後入煲,通常交由藥材鋪打碎或碾碎 烊化-將膠類藥物溶化後再加入煲好的藥液中和勻服用 「將4碗水煲成1碗」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 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掌握煲中藥方法的精髓 「將4碗水煲成1碗」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代表著煎藥過程中需要將大量藥材的有效成分濃縮在一小碗藥液中。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 煲中藥前要準備的水量 投入藥材後,按中醫師的指示,通常需要加入4-5碗清水(約800-1000毫升)。水量要以完全覆蓋藥材為基準,多加約1-2公分的高度。 煲中藥前要浸泡藥材 在煲中藥之前,將藥材用流水沖洗後,浸泡20-30分鐘,使藥材吸收水分,便於有效成分的釋放。 煲中藥時要控制火候...
煲中藥方法︱煎中藥時間多久?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
引言 煲中藥的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中藥療效的發揮。作為中醫治療的重要環節,如何掌握正確的煲中藥方法,煎藥的時間、用水比例以及翻渣飲用的注意事項一直都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本文將為你詳細講解煲中藥要注意的地方,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掌握煲中藥的技巧。 煲中藥的陶瓷砂鍋 煲中藥方法的基礎知識:時間和水量的關鍵 煲中藥是中醫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煲中藥的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藥效的發揮。煎藥時,煲中藥煲多久、用多少水、火候如何掌控,每一步都有講究。以下是一些基礎知識: 煲中藥的水量 一般來說,煲中藥時會用「4碗水煲成1碗」的方式來確保藥液的濃縮程度。這意味著需要在煎煮過程中通過合理控制時間和火候,讓水分蒸發,藥效更加集中。若中醫師處方另有寫明,如“3碗水煲成1碗”,則相應調整水量即可。一般來說,補益方劑的水量會多一些,傷風感冒清熱排毒類方劑的水量會少一些。 煲中藥煎煮時間的標準 頭煎(第一遍煎煮):一般需要30-40分鐘,具體時間視藥材性質而定。 二煎(第二遍煎煮):縮短至20-30分鐘,主要是提取剩餘的有效成分。 特殊藥材:如貴重的細料中藥材(如人參),可採用小火慢煎,時間延長至1-2小時。 煲中藥的方法概述 選擇器具:建議使用陶瓷或砂鍋,避免金屬鍋影響藥效。若實在沒有選擇,避免使用生鐵鍋或鋁鍋。 火候控制: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這樣可以充分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攪拌均勻:煎煮過程中偶爾攪拌,避免藥材結塊或沉底燒焦。 特別煲法: 先煎-提前煲指定藥材20-30分鐘 後下-指定藥材在倒數約5分鐘左右放入煲中 包煎-用布包兜住藥材後入煲 碎煎-打碎或碾碎後入煲,通常交由藥材鋪打碎或碾碎 烊化-將膠類藥物溶化後再加入煲好的藥液中和勻服用 「將4碗水煲成1碗」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 如何將4碗水煲成1碗?掌握煲中藥方法的精髓 「將4碗水煲成1碗」是中藥煎煮的常見比例,代表著煎藥過程中需要將大量藥材的有效成分濃縮在一小碗藥液中。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 煲中藥前要準備的水量 投入藥材後,按中醫師的指示,通常需要加入4-5碗清水(約800-1000毫升)。水量要以完全覆蓋藥材為基準,多加約1-2公分的高度。 煲中藥前要浸泡藥材 在煲中藥之前,將藥材用流水沖洗後,浸泡20-30分鐘,使藥材吸收水分,便於有效成分的釋放。 煲中藥時要控制火候...
Press Clippings
View all-
靈芝VS雲芝分別 一文看清雲芝功效、副作用及禁忌
原文:靈芝VS雲芝分別 一文看清雲芝功效、副作用及禁忌轉至: she.com 香港人越來越著重中藥調理和養生,而近年大家除了廣泛服用靈芝幫助強身健體,亦開始認識另一真菌界瑰寶——雲芝。 眾所周知,靈芝以抗衰老、補氣養神聞名,而雲芝則以增強免疫力、護肝功效見長,兩者各有千秋,若能就著身體需要適當服用,才能對強身健體發揮最大功效。然而靈芝、雲芝兩者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在哪些情況下服用,才能對強健體質有所裨益? 以下為大家拆解靈芝與雲芝的外觀、功效有何分別,並探討如何安全運用雲芝發揮最大效益。 靈芝奉為千年仙草「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靈芝(Ganoderma lucidum),別名仙草或靈芝草,是中國傳統草藥中最著名的藥用真菌之一,已有千年使用歷史。《神農本草經》將靈芝列為上品「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本草綱目》亦有「靈芝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的記載。靈芝屬於多孔菌科蕈類植物,野生數量稀少,主要生長在特定樹種上,因此極為珍貴。 隨著栽培技術的進步,靈芝現已能通過人工栽培大量生產,使其營養價值和功效得以更深入研究。靈芝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中最著名的是活性多醣體和三萜類,這些成分具有增強體力、滋補強身、調節生理機能及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此外,靈芝還含有核酸類、小分子蛋白和超氧歧化酶(SOD)等營養素,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事實上,靈芝之所以被廣泛用作營養補充品,主要因為其滋補養生、增強保護力及調節生理機能的功效。靈芝適合中年至老年人士服用,其功效能幫助改善體質、增強體力,以及應對環境壓力。然而,靈芝並非人人適用,孕婦、哺乳婦女及正在接受藥物治療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靈芝,以避免與病症用藥產生化學反應,或對胎兒、病症產生難以控制的副作用。 總括而言,靈芝作為一種天然滋補品,能為健康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是養生保健的理想選擇。 「低調的免疫調節專家」雲芝抗頑疾助身體復原 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稱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概括來說亦是靈芝的一種,為「六芝」之一,並歸為青芝類(別名龍芝),性平無毒。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青芝主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即具有健脾利濕、止咳平喘、清熱解毒、明目、補肝氣、安精魂的功效,並列為「上藥」,其性質甘平,是具有滋補強壯的珍貴中草藥。 近年越來越多人對雲芝有所認識,然而熟識雲芝實際功效的人卻不多。雲芝為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的子實體,主要產地源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原始森林。雲芝是一種藥用真菌,營養成分方面,雲芝含豐富蛋白質、脂肪、多醣肽、多醣體、葡萄糖、三萜類、木質素、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與改善免疫系統和對抗癌細胞直接相關,當中主要有效成分包括: 槲皮素(Quercetin):有助於釋放干擾素,可以干擾病毒的產生,有助殺滅癌細胞。 貝加因(Baicalein):抗發炎,抑制癌細胞的擴散,降低腫瘤的黏附特性,誘導腫瘤細胞週期停滯。 多醣成分:包括多醣體(PSK)及多醣肽(PSP),有助於增加單核細胞、樹突細胞、巨噬細胞和對毒素的免疫力,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及抗氧化等功效。 雲芝含有上述幾種有效成分,有助對抗癌細胞,並減輕化療和電療的副作用。此外,雲芝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幫助清除體內毒素,改善咽喉腫痛、口腔炎等症狀。 雲芝被廣泛用作營養補充品,主要因為其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及護肝作用。它適合免疫力低下者、癌症患者及肝功能不佳人士,能幫助提升身體抗病能力並調節生理機能。然而,過量服用雲芝亦可能導致肝酵素上升,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及最佳效果。 靈芝與雲芝5大分別 靈芝與雲芝的外觀、成分、功效有很大分別。靈芝滋補抗老,雲芝強化免疫、護肝抗癌。靈芝與雲芝的特性、功效、以至適合服用人士等各方面,都各有不同。有意服食靈芝或雲芝的人士,需遵從醫生指示服用,以確保安全有效。以下羅列靈芝與雲芝的5大不同之處: 1. 外形觀感大不同 靈芝與雲芝在外觀上有明顯區別。靈芝通常呈現傘狀,例如常見的赤芝和紫芝,其菌蓋寬大且質地堅硬,表面光滑或略帶光澤,顏色多為紅褐色或深紫色,具有濃厚的木質感。而雲芝則完全不同,它多為扇形薄片狀,層層疊疊生長,表面有獨特的同心環紋,質地較輕且柔韌。而雲芝的顏色亦相對多樣,從灰白到棕黃不等。 這些外觀特徵不僅是辨識靈芝與雲芝的關鍵,也反映了它們在生態環境中的不同生長習性。...
靈芝VS雲芝分別 一文看清雲芝功效、副作用及禁忌
原文:靈芝VS雲芝分別 一文看清雲芝功效、副作用及禁忌轉至: she.com 香港人越來越著重中藥調理和養生,而近年大家除了廣泛服用靈芝幫助強身健體,亦開始認識另一真菌界瑰寶——雲芝。 眾所周知,靈芝以抗衰老、補氣養神聞名,而雲芝則以增強免疫力、護肝功效見長,兩者各有千秋,若能就著身體需要適當服用,才能對強身健體發揮最大功效。然而靈芝、雲芝兩者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在哪些情況下服用,才能對強健體質有所裨益? 以下為大家拆解靈芝與雲芝的外觀、功效有何分別,並探討如何安全運用雲芝發揮最大效益。 靈芝奉為千年仙草「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靈芝(Ganoderma lucidum),別名仙草或靈芝草,是中國傳統草藥中最著名的藥用真菌之一,已有千年使用歷史。《神農本草經》將靈芝列為上品「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本草綱目》亦有「靈芝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的記載。靈芝屬於多孔菌科蕈類植物,野生數量稀少,主要生長在特定樹種上,因此極為珍貴。 隨著栽培技術的進步,靈芝現已能通過人工栽培大量生產,使其營養價值和功效得以更深入研究。靈芝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中最著名的是活性多醣體和三萜類,這些成分具有增強體力、滋補強身、調節生理機能及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此外,靈芝還含有核酸類、小分子蛋白和超氧歧化酶(SOD)等營養素,有助促進新陳代謝,從而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事實上,靈芝之所以被廣泛用作營養補充品,主要因為其滋補養生、增強保護力及調節生理機能的功效。靈芝適合中年至老年人士服用,其功效能幫助改善體質、增強體力,以及應對環境壓力。然而,靈芝並非人人適用,孕婦、哺乳婦女及正在接受藥物治療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靈芝,以避免與病症用藥產生化學反應,或對胎兒、病症產生難以控制的副作用。 總括而言,靈芝作為一種天然滋補品,能為健康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是養生保健的理想選擇。 「低調的免疫調節專家」雲芝抗頑疾助身體復原 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稱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概括來說亦是靈芝的一種,為「六芝」之一,並歸為青芝類(別名龍芝),性平無毒。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青芝主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即具有健脾利濕、止咳平喘、清熱解毒、明目、補肝氣、安精魂的功效,並列為「上藥」,其性質甘平,是具有滋補強壯的珍貴中草藥。 近年越來越多人對雲芝有所認識,然而熟識雲芝實際功效的人卻不多。雲芝為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的子實體,主要產地源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原始森林。雲芝是一種藥用真菌,營養成分方面,雲芝含豐富蛋白質、脂肪、多醣肽、多醣體、葡萄糖、三萜類、木質素、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與改善免疫系統和對抗癌細胞直接相關,當中主要有效成分包括: 槲皮素(Quercetin):有助於釋放干擾素,可以干擾病毒的產生,有助殺滅癌細胞。 貝加因(Baicalein):抗發炎,抑制癌細胞的擴散,降低腫瘤的黏附特性,誘導腫瘤細胞週期停滯。 多醣成分:包括多醣體(PSK)及多醣肽(PSP),有助於增加單核細胞、樹突細胞、巨噬細胞和對毒素的免疫力,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及抗氧化等功效。 雲芝含有上述幾種有效成分,有助對抗癌細胞,並減輕化療和電療的副作用。此外,雲芝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幫助清除體內毒素,改善咽喉腫痛、口腔炎等症狀。 雲芝被廣泛用作營養補充品,主要因為其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及護肝作用。它適合免疫力低下者、癌症患者及肝功能不佳人士,能幫助提升身體抗病能力並調節生理機能。然而,過量服用雲芝亦可能導致肝酵素上升,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及最佳效果。 靈芝與雲芝5大分別 靈芝與雲芝的外觀、成分、功效有很大分別。靈芝滋補抗老,雲芝強化免疫、護肝抗癌。靈芝與雲芝的特性、功效、以至適合服用人士等各方面,都各有不同。有意服食靈芝或雲芝的人士,需遵從醫生指示服用,以確保安全有效。以下羅列靈芝與雲芝的5大不同之處: 1. 外形觀感大不同 靈芝與雲芝在外觀上有明顯區別。靈芝通常呈現傘狀,例如常見的赤芝和紫芝,其菌蓋寬大且質地堅硬,表面光滑或略帶光澤,顏色多為紅褐色或深紫色,具有濃厚的木質感。而雲芝則完全不同,它多為扇形薄片狀,層層疊疊生長,表面有獨特的同心環紋,質地較輕且柔韌。而雲芝的顏色亦相對多樣,從灰白到棕黃不等。 這些外觀特徵不僅是辨識靈芝與雲芝的關鍵,也反映了它們在生態環境中的不同生長習性。...
-
中醫防治卵巢癌——加強調控療效
中醫師彭明慧。 【星島日報報道】對於女性而言,卵巢癌和乳癌均屬危疾,當中又以卵巢癌更難察覺,發現時往往已達晚期。有本地中醫師認為,採用「西醫治標、中醫治本」調治方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卵巢癌症狀及改善病情。 中醫藥學認為卵巢癌屬於中醫的「癥瘕」、「積聚」範疇。卵巢癌的發病,是由於正氣不足,邪氣內盛而引發。由於女性盤腔有較多空間及結締組織,當卵巢出現小小的惡性細胞時並不易察覺,而且卵巢表面沒有任何腹膜覆蓋,惡性細胞遂較易掉落至腹腔,即使腫瘤尺寸很小,但因轉移率很高,故病情惡化發展得可以很快。 「卵巢癌是婦女危疾中最為棘手的,因為它是一種不太容易被發現卻會迅速轉移擴散的疾病。不幸的是當大部分病人在確診時通常已經擴散,成為晚期癌症,治療不易。三期以上癌患,縱使化療後亦容易復發轉移。」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解釋。 彭醫師續指,卵巢癌於早期階段並非無迹可尋,當患者察覺月經周期突然紊亂、出血異常,這可能已屬早期症狀,然而由於這些症狀比較普遍,所以很多時會被忽略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可惜大部分卵巢癌患者都是在出現明顯症狀後才求診,常見明顯徵狀包括腹部鼓脹、觸感有硬塊、排便困難等,及至較後階段時病人會有嚴重腹水症狀,並因腹水而引致腹脹、腹痛,甚至嚴重時會撐至腹壓增加,導致呼吸困難,造成生命威脅。 中醫藥學治療卵巢癌時,建議採用「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方法,中、西醫學並施。彭醫師說:「由於卵巢癌細胞在腹腔內容易隨腸道蠕動而散布,故於盡除病變細胞大原則下,手術加化療是標準療法。中醫治療原則在於發病初期以攻邪為主,兼扶正氣,後期則以扶正為主,兼除邪氣。邪氣主要有氣滯血瘀,濕毒壅盛兩種類型。卵巢癌中醫中藥治療可使患者病情得到大改善,免疫力提升,並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以提高生活質量及延長存活率。」 根據中醫學藥理分析,患者無論是基因性或非基因性的病發,病因皆有虛實。實症是指患者體內存在邪氣毒火,這多來自食物、藥物、物品及空氣傳染、輻射滲透等,多年累積下來造成的熱毒。中藥原則上是從體內阻斷癌腫的養分,使被邪氣灌大的癌腫停止生長並逐漸縮小,就像將活火山變成死火山般,使惡性細胞失去擴散轉移的能耐。虛症指病人的普遍正氣不足,當人體防禦能力不足時,就是邪毒伺機入侵之際。人體經過不斷工作的勞累、精神的困擾壓抑、飲食的肥甘不節、運動鍛煉的缺乏等,身體機能難免每況愈下。 不同階段用藥 •治療前期 中醫認為應盡早作出免疫調節來達到抗腫瘤功效,以使患者身體在化療前,調理至最佳狀態來「抗戰」。常用扶正中藥包括黃芪、人參、黨參、山藥、枸杞子、五指毛桃等補氣養血選材,對於虛弱的患者可提高生活質量。 •化療中期 化療藥物於中醫學上被認為屬「火熱之物」,患者接受化療藥物時,會對身體造成惡心、嘔吐、脫髮、咽乾舌燥、大便涸澀、精神萎靡等副作用,中醫藥在化療中期能起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作用。常用選材為生津益氣中藥,例如西洋參、麥冬、石斛等,日常亦建議多飲用雪梨水或無花果湯水,以舒緩身體乾涸情況。 •療程後期 患者在化療結束後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恢復期,由於化療對於根治腫瘤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句號,中藥此時能起扶正及防治功效。常用「攻補兼備」中藥,例如雲芝、紅景天、穿山龍、土茯苓等選材,可助重新建立及強化患者在化療結束後的體質。 原文: 中醫防治卵巢癌——加強調控療效
中醫防治卵巢癌——加強調控療效
中醫師彭明慧。 【星島日報報道】對於女性而言,卵巢癌和乳癌均屬危疾,當中又以卵巢癌更難察覺,發現時往往已達晚期。有本地中醫師認為,採用「西醫治標、中醫治本」調治方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卵巢癌症狀及改善病情。 中醫藥學認為卵巢癌屬於中醫的「癥瘕」、「積聚」範疇。卵巢癌的發病,是由於正氣不足,邪氣內盛而引發。由於女性盤腔有較多空間及結締組織,當卵巢出現小小的惡性細胞時並不易察覺,而且卵巢表面沒有任何腹膜覆蓋,惡性細胞遂較易掉落至腹腔,即使腫瘤尺寸很小,但因轉移率很高,故病情惡化發展得可以很快。 「卵巢癌是婦女危疾中最為棘手的,因為它是一種不太容易被發現卻會迅速轉移擴散的疾病。不幸的是當大部分病人在確診時通常已經擴散,成為晚期癌症,治療不易。三期以上癌患,縱使化療後亦容易復發轉移。」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解釋。 彭醫師續指,卵巢癌於早期階段並非無迹可尋,當患者察覺月經周期突然紊亂、出血異常,這可能已屬早期症狀,然而由於這些症狀比較普遍,所以很多時會被忽略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可惜大部分卵巢癌患者都是在出現明顯症狀後才求診,常見明顯徵狀包括腹部鼓脹、觸感有硬塊、排便困難等,及至較後階段時病人會有嚴重腹水症狀,並因腹水而引致腹脹、腹痛,甚至嚴重時會撐至腹壓增加,導致呼吸困難,造成生命威脅。 中醫藥學治療卵巢癌時,建議採用「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方法,中、西醫學並施。彭醫師說:「由於卵巢癌細胞在腹腔內容易隨腸道蠕動而散布,故於盡除病變細胞大原則下,手術加化療是標準療法。中醫治療原則在於發病初期以攻邪為主,兼扶正氣,後期則以扶正為主,兼除邪氣。邪氣主要有氣滯血瘀,濕毒壅盛兩種類型。卵巢癌中醫中藥治療可使患者病情得到大改善,免疫力提升,並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以提高生活質量及延長存活率。」 根據中醫學藥理分析,患者無論是基因性或非基因性的病發,病因皆有虛實。實症是指患者體內存在邪氣毒火,這多來自食物、藥物、物品及空氣傳染、輻射滲透等,多年累積下來造成的熱毒。中藥原則上是從體內阻斷癌腫的養分,使被邪氣灌大的癌腫停止生長並逐漸縮小,就像將活火山變成死火山般,使惡性細胞失去擴散轉移的能耐。虛症指病人的普遍正氣不足,當人體防禦能力不足時,就是邪毒伺機入侵之際。人體經過不斷工作的勞累、精神的困擾壓抑、飲食的肥甘不節、運動鍛煉的缺乏等,身體機能難免每況愈下。 不同階段用藥 •治療前期 中醫認為應盡早作出免疫調節來達到抗腫瘤功效,以使患者身體在化療前,調理至最佳狀態來「抗戰」。常用扶正中藥包括黃芪、人參、黨參、山藥、枸杞子、五指毛桃等補氣養血選材,對於虛弱的患者可提高生活質量。 •化療中期 化療藥物於中醫學上被認為屬「火熱之物」,患者接受化療藥物時,會對身體造成惡心、嘔吐、脫髮、咽乾舌燥、大便涸澀、精神萎靡等副作用,中醫藥在化療中期能起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作用。常用選材為生津益氣中藥,例如西洋參、麥冬、石斛等,日常亦建議多飲用雪梨水或無花果湯水,以舒緩身體乾涸情況。 •療程後期 患者在化療結束後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恢復期,由於化療對於根治腫瘤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句號,中藥此時能起扶正及防治功效。常用「攻補兼備」中藥,例如雲芝、紅景天、穿山龍、土茯苓等選材,可助重新建立及強化患者在化療結束後的體質。 原文: 中醫防治卵巢癌——加強調控療效
-
靈芝VS雲芝分別 | 對癌症病人有什麼用處?醫生: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得知患癌病後,不少病人和家屬都會想辦法去增強病人的免疫力。不少人都會去買一些靈芝或者雲芝的產品,希望可以幫到病人自己或家人。無論以往在公立醫院或者現在私人執業都一樣,病人總會問可不可以食雲芝或者靈芝?究竟有甚麼效用?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近來發現從冬蟲夏草當中提煉物,可以直接起抗癌作用,但其實靈芝雲芝的產品就更加多。其實靈芝和雲芝都是多孔菌科真菌,但兩者的功效要分開來說。 靈芝的功效 靈芝有很多顏色和不同的種類,但常用的是赤色靈芝或紫色靈芝,作為各種靈芝孢子的提煉物,又或者靈芝孢子油。 在傳統中藥角度,靈芝屬於甘平,亦即是沒有明顯的寒性或熱性,所以作為補品適合於不同種類的體質虛弱病人。靈芝的功效是滋補益氣,止咳安神,以往多數用於大病之後氣虛,又或者大病後失眠並且咳嗽等,特別是手術後恢復期,靈芝可以幫助益氣加速身體復原。近代中醫亦可以以此支持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然而單是用靈芝效果並不良好,需要配合其他補氣血的中藥一起使用。現代研究發現靈芝在實驗室當中能夠提升淋巴細胞和具有增強巨噬細胞的功能,所以在病人身上使用或可增強免疫力,以中醫術語就所謂「輔助正氣」。 雲芝的功效 至於雲芝,同樣是屬於甘平,傳統功效是滋補強壯,健脾去濕。由雲芝當中提煉的PSP,近幾十年被廣泛使用,作為一種免疫調節的補充劑。近代的研究發現雲芝可以一方面增加T細胞和其他活躍性,增強淋巴細胞滲入腫瘤發揮功效的功能。近有一些實驗室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此外,有些研究說雲芝可以減輕電療和化療的一些副作用。 怎樣選購靈芝和雲芝補充品? 無論是靈芝或雲芝,市面上的產品簡直百花齊放,種類眾多。其實不單止在香港或其他華人地區是這樣,靈芝和雲芝在北美等地方和歐洲也是非常流行的補充品。 服用靈芝雲芝會傷肝? 有病人經常問吃了靈芝雲芝會否對肝臟造成損傷?其實每一種藥物或補充劑也有這種機會,關鍵在於所吃的劑量,以及該補充品的製造商是否達到高質素的 水平,產品當中有沒有添加了其他物質。大家在選購時,一方面要留意生產商是否具有GMP保證質素,建議選購一些有信譽的品牌,亦可比較看看各種品牌的生產物純度有多高。 所以病人問我可不可以吃靈芝雲芝,我簡單的答案是充其量這些都只是一些輔助補充劑,一方面不能夠取代傳統中醫藥,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作為單靠這些補充劑作為抗癌藥物,始終兩者不是magic bullets。大家在選購或使用之前,建議先請教自己的主診醫生或中醫師。 原文: 靈芝VS雲芝分別 | 對癌症病人有什麼用處?醫生: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靈芝VS雲芝分別 | 對癌症病人有什麼用處?醫生: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得知患癌病後,不少病人和家屬都會想辦法去增強病人的免疫力。不少人都會去買一些靈芝或者雲芝的產品,希望可以幫到病人自己或家人。無論以往在公立醫院或者現在私人執業都一樣,病人總會問可不可以食雲芝或者靈芝?究竟有甚麼效用?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近來發現從冬蟲夏草當中提煉物,可以直接起抗癌作用,但其實靈芝雲芝的產品就更加多。其實靈芝和雲芝都是多孔菌科真菌,但兩者的功效要分開來說。 靈芝的功效 靈芝有很多顏色和不同的種類,但常用的是赤色靈芝或紫色靈芝,作為各種靈芝孢子的提煉物,又或者靈芝孢子油。 在傳統中藥角度,靈芝屬於甘平,亦即是沒有明顯的寒性或熱性,所以作為補品適合於不同種類的體質虛弱病人。靈芝的功效是滋補益氣,止咳安神,以往多數用於大病之後氣虛,又或者大病後失眠並且咳嗽等,特別是手術後恢復期,靈芝可以幫助益氣加速身體復原。近代中醫亦可以以此支持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然而單是用靈芝效果並不良好,需要配合其他補氣血的中藥一起使用。現代研究發現靈芝在實驗室當中能夠提升淋巴細胞和具有增強巨噬細胞的功能,所以在病人身上使用或可增強免疫力,以中醫術語就所謂「輔助正氣」。 雲芝的功效 至於雲芝,同樣是屬於甘平,傳統功效是滋補強壯,健脾去濕。由雲芝當中提煉的PSP,近幾十年被廣泛使用,作為一種免疫調節的補充劑。近代的研究發現雲芝可以一方面增加T細胞和其他活躍性,增強淋巴細胞滲入腫瘤發揮功效的功能。近有一些實驗室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此外,有些研究說雲芝可以減輕電療和化療的一些副作用。 怎樣選購靈芝和雲芝補充品? 無論是靈芝或雲芝,市面上的產品簡直百花齊放,種類眾多。其實不單止在香港或其他華人地區是這樣,靈芝和雲芝在北美等地方和歐洲也是非常流行的補充品。 服用靈芝雲芝會傷肝? 有病人經常問吃了靈芝雲芝會否對肝臟造成損傷?其實每一種藥物或補充劑也有這種機會,關鍵在於所吃的劑量,以及該補充品的製造商是否達到高質素的 水平,產品當中有沒有添加了其他物質。大家在選購時,一方面要留意生產商是否具有GMP保證質素,建議選購一些有信譽的品牌,亦可比較看看各種品牌的生產物純度有多高。 所以病人問我可不可以吃靈芝雲芝,我簡單的答案是充其量這些都只是一些輔助補充劑,一方面不能夠取代傳統中醫藥,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作為單靠這些補充劑作為抗癌藥物,始終兩者不是magic bullets。大家在選購或使用之前,建議先請教自己的主診醫生或中醫師。 原文: 靈芝VS雲芝分別 | 對癌症病人有什麼用處?醫生:研究發現雲芝對多種癌細胞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