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藥劑型的演進

關於中藥的起源及發展

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尋找食物和與自然界鬥爭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某些植物有減輕或消除病痛的作用。經過反覆嘗試,人們逐漸認識到有些植物對人體有益,有些植物對人體有害,更有些可以治病。從此當他們有損傷或患病時,就嘗試尋找藥物治病,這就是中醫藥治病的起源。


隨著社會進步,古人積累了豐富的中藥治病經驗,並逐漸將古代哲學思想如陰陽五行等給合起來,形成獨特的本草學及創造了原始的中國醫學。古代中醫學的發展主要倚靠醫師將其看病經驗口口相傳,由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而古時的醫師大多走村串戶地為病人診治,哪裏有病人,他們就到哪里去,不但要開處方,還要親自採藥、配藥。


我們的祖先對火及製陶技術的掌握,可以說改革了中藥服用方法。因為這兩項重要的技術,讓中藥可以被放進陶鍋中以火加熱煎煮,並逐漸發展成湯劑。湯劑是中藥最常用和直接的一種傳統加工形式,藥物經煎煮後,其藥汁或湯劑便可用作治療或其他保健用途。


傳說湯液是伊尹發明的,公元前16世紀,伊尹幫助成湯,消滅夏桀建立了商朝,做了宰相。甲骨文中,證明確有伊尹其人,後人對伊尹非常景仰,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的傳說。據說,伊尹善於烹調,如《史記‧殷本紀》有:”伊尹……貞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之道”。伊尹精於烹調,因應烹調飲食的經驗,便用到配製湯液的技術上。實際上關於伊尹,我們可以認為他是對湯液的配制和應用有所發展和提高的人,而湯液的真正發明該是來自民間的經驗,人們在生活中逐漸發現了把不同藥材煮成湯液,可以對某些疾病產生治療作用。

湯劑煎煮方法

砂煲

砂煲

湯劑有吸收快、療效迅速、毒副作用小的特點,而醫師亦可按病人不同的需要調較處方,修改或增減湯劑的成分。湯劑常用以口服內用,但外用方法如薰洗或含漱等亦可。藥物配伍的靈活性是湯劑煎煮方法得以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然而湯劑也有不便之處。例如湯劑一般不能貯存太久,必須隨煎隨服;有些非水溶性的成分不易煎出,煎煮時耗用時間較久;有一些藥物則很易揮發散失;湯劑本身有一定容量,不便於攜帶;湯劑大多苦味,使兒童服用不便。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已沒有耐心自己煎藥了,特別是那些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煎藥實在不是一個便利的方法。另一方面,一些湯劑亦需要特別的煎煮步驟,才能發揮到最佳的效果。種種因素令中藥的劑型必須改革。

現代中藥劑型

中成藥

中成藥

隨著製藥技術的進步,現代中成藥的劑型已變得十分便利。目前,中成藥劑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一些傳統的劑型,如丸劑、散劑、膏劑、丹劑、糖漿劑、錠劑、茶劑、酒劑、露劑等,第二類是按照中醫藥理論,採用現代藥學的理論和技術製成的新劑型,如藥片、膠囊、沖劑、栓劑、肌肉注射劑和靜脈注射劑等。這些劑型都具有體積小、易於進入體,便於應用和攜帶的特點。此外,對於一些不喜歡湯劑苦味的患者來說,吞服藥片及膠囊較易接受。現代劑型的發展,擴大了中藥的臨床應用,改善傳統湯劑不便於服用等問題,對中醫藥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中藥材的複雜性

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

無論是傳統的湯劑或是藥片膠囊,劑型對藥物進入體內,及藥效的發揮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傳統中藥常以複方的形式應用,配伍有多種藥材,透過方中君、臣、佐、使配伍法則,使藥材進入人體後相互作用,發揮特定療效。其中一些中藥更能減低其他藥材對身體的不良作用。由於中藥材品種繁多,藥性各異,且多以複方應用,藥物之間及對人體的作用十分複雜,加之臨床需要的差異,因而必須加工製成一定的劑型,才能達到高療效、低毒性、便於服用的目的。目前中西醫學均努力推動各項中藥研究,深入認識中藥材對促進健康的種種機理。這些研究亦有助中藥企業提高現代生產及品質監控技術,以提供優質中藥產品。

急症用藥

針劑

針劑

湯劑主要作為口服,而口服途徑並不能應付臨床急症的用藥需要。近年來,研製注射、呼吸道黏膜、直腸栓劑等多途徑的製劑大量出現,其中注射劑所佔很大比重。在中國的醫院,很多中藥注射劑目前廣泛用於臨床,如抗心絞痛的冠寧注射液、冠舒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等,多達10餘種。抗休克的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在臨床上亦常用以搶救病人。

總結

中藥劑型演變

中藥劑型演變

中藥劑型不斷改進及發展,每一種劑型或用藥方法都有其優勢,相信傳統用藥方式與現代劑型,將會一直沿用下去,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就像古人搜藥治病那樣,科學家亦會繼續對中藥的複雜藥性,及其確實的效益作更深入的探索。

參考文獻

  • 李敦清等:《方劑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0。
  • 段富津主編:《方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 戴昭宇、趙中振主編:《日本傳統醫藥學現狀與趨勢》,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 郭天玲、朱華德主編:《現代中醫藥應用與研究大系(方劑)》,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6。
  • 李儀奎主編:《現代中醫藥應用與研究大系(中藥)》,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5。
  • 劉德軍主編:《方劑與中成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 梁頌名主編:《中藥方劑學》,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1。

 

作者:黨毅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會長

編者:鍾錦華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編輯